教師資格每日一練2021年(7月4日)
http://www.hteacher.net 2021-07-02 08:41 中國教師資格網 [您的教師考試網]
1.上好課最根本的要求是( )。
A.板書有序,書寫工整美觀 B.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
C.教學方法適當 D.教學結構合理
2.遇到難以理解的段落重新閱讀屬于( )。
A.元認知策略 B.認知策略
C.資源管理策略 D.其他策略
3.下列哪一項是我國課程結構改革的發展趨勢?( )
A.實現學科知識與個人知識的內在整合 B.走向相互適應取向和課程創生取向
C.更新課程種類,實現課程綜合化 D.實現國家課程、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結合
4.主要是用來說明事物的性質、特征和狀態,用于區別和辨別事物的知識屬于( )。
A.感性知識 B.理性知識
C.陳述性知識 D.程序性知識
5.最早應用“產婆術”進行教學的西方教育家是( )。.
A.蘇格拉底 B.亞里士多德
C.柏拉圖 D.昆體良
- 答案及解析:
- 1.B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。一堂好課沒有絕對的標準,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:(1)目標明確;(2)重點突出;(3)內容正確;(4)結構合理;(5)方法得當;(6)表達清晰;(7)氣氛熱烈;(8)板書有序;(9)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。其中,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上好課的最根本要求,離開了這一點,以上的所有要求就失去了意義。故本題選B。
- 2.A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元認知策略的內容。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、監控策略和調節策略。其中調節策略是指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對認知活動監視的結果,找出認知偏差,及時調整策略或修正目標。在學習活動結束時,評價認知結果,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,修正錯誤,總結經驗總結教訓等。元認知調節策略與監控策略有關。例如,當學習者意識到他不理解課文的某一部分時,他們就會重新閱讀困難的段落。故本題選A。
- 3.C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課程結構改革的發展趨勢。在課程政策上,要實現國家課程、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整合。在課程內容上,要實現學科知識與個人知識的內在整合。在課程結構上,要更新課程種類,恰當分析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關系,努力實現課程的綜合化。在課程實施上,要超越忠實取向,走向相互適應取向和課程創生取向。只有C項在說課程結構。故本題選C。
- 4.C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陳述性知識。根據反映事物的不同深度,知識可分為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。感性知識是對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聯系的反映。理性知識是對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系的反映。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,是個人能用言語進行直接陳述的知識,主要用于區別和辨別事物;程序性知識即操作性知識,是一種經過學習后自動化了的關于行為步驟的知識,表現在信息轉換活動中進行的具體操作。故本題選C。
- 5.A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的是蘇格拉底。蘇格拉底以其雄辯與跟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而著名。問答法也叫“產婆術”,這種問答法分為三步:諷刺、定義和助產。故本題選A。
點擊查看答案
推薦閱讀:
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入口
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時間
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流程
教師資格報名時間
責任編輯:張欣
<上一頁1下一頁>
換一換